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新闻中心» 正文 新闻中心
不幸世界里的坚强 ——一位残联工作人员的工作手记
摘要:
发布时间:2018-08-15 08:32:2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76 【字体:大 中 小 】
这个7月,太阳照得有点猛烈,因为工作需要,酷暑阻挡不了我们走村入户的热情,到田间地头,到群众家中。
残疾人创业就业项目是省残联实施的扶残助残项目之一,是实实在在给残疾群众获得实惠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加精准实施帮扶,了解帮扶对象的情况,这个月,建阳区残联对13个乡镇申报的60多户对象逐一走访,在这个月的工作里,让我有很多的体会。
走访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95年的小女孩,就叫她小徐,命运的转折点在3岁的那年,3岁的她因家人没在身边照看,爬高到煮着滚烫的猪潲水锅里,整个人摔到锅里烫着,还好命硬,抢救过来了,不过导致她智力、肢体都留下残疾。听着她父母讲述她如何长大的一幕幕,不禁让人落泪,是内疚,更是无奈…一个家庭因为一个失误,一个孩子因为一次无知,从此一家人就再也很难快乐着。说着这些的时候,小徐也在旁边听着,她拿下了发套,看着她那屈指可数的几根头发和已经变形的脑袋,我抱了抱这个小妹妹,她的眼睛有点湿润了,我的喉咙也开始哽咽了,离开的时候我和他们挥手告别。
接下来,说说老戴,自己视力和肢体四级,残疾较轻,可是一家六口,就靠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支撑,到他家的时候时间有点晚了,他的老父亲把他从地里叫了回来,他的皮肤晒得黝黑黝黑的,经过交谈,得知他的妻子精神残疾,两个孩子,父母亲都70多岁了,一家的重担都压在这个只有一只眼睛可视,脚走路还有点颠簸的汉子身上,靠一个人的劳力种植水稻近20亩,从和他的交谈中能感受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残联工作2年多时间了,有人说我们的服务对象都是“东倒西歪”的,残联的工作者内心真的需要足够强大,因为你的服务对象可能因为精神发作会莫名和你吵上一架,或者因为内心不够阳光把人生的悲苦如数家珍倾诉于你,当然也有更多的人是生活不易却坚强生活。无论生活怎样,命运如何,因为残疾,给一个生命、一个家庭带来了很多的悲痛,我时常在服务的岗位上告诉自己能多做一点是一点,哪怕只是给予他们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一次探访,也许都能给予他们内心一点希望,一份温暖,就像小徐的眼泪,老戴的憧憬。
小辉初二的时候视力突然下降,去年加了他的微信,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经常有和他聊微信,他那份求学的愿望一直在,去年学了半年的保健按摩后,联系到一个特殊学校学医疗按摩,现在还计划读高中,提升学历。很懂事的一个孩子,外界对于他来说 也许是模糊的,可是他内心却是明亮的。
如果可以选择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远离疾病、意外事故、残障这些不幸,可是生活往往又总是给人磨砺,有的因小儿麻痹症、脑膜炎落下残疾,有的因车祸、意外事故落下残疾,有的天生就带着变异的基因......这些都是无奈,对于他们来说,有时候多么渴望世界上真有神仙,给一副灵丹妙药就恢复健全,可是这些是只能在神话世界里可以实现的,所以身为一名残联工作者我渴望社会能给予小徐这样的以老养残的家庭更多一点的关注,给老戴、小辉这样的人群更多一点的鼓励。
高兴的是“脱贫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各级党委、政府、全社会开始高度关注残疾人的脱贫工作,从政策脱贫到残疾人内生力量脱贫,这一步步走的有点艰难,但是只要在路上,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但愿在政府兜底保障和自身创业就业脱贫的基础上,残疾群众的生活也能越过越多欢乐。
(建阳区残联 叶静静)
(建阳区残联工作人员到农村贫困残疾人家调查走访)